西南民族地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及中介效应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右江民族医学院;2.广西中医药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孤独感和抑郁症状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贵州、云南和广西3地的样本,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χ2检验探讨社会隔离、孤独感与相关状态的显著性。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中的Model4来检验孤独感在社会隔离对抑郁症状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纳入1038名60岁以上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32.37%,高龄、女性、低学历及非在婚状态是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孤独感的发生率为35.55%,女性、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地区、健康状况差、低学历及非在婚状态是孤独感的危险因素;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呈正相关(β=0.21,95%CI:0.134~0.282,P<0.01),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不显著(β=0.60,95%CI:﹣0.51~0.16,P>0.05);孤独感在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的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β=3.72,95%CI:0.48~1.06,P<0.01)。结论 社会隔离通过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这种负面情绪间接影响了抑郁症状的发生。应为老年人组织更丰富的社交活动,加大对独居、丧偶、低学历等重点群体的照料,减少其孤独感,能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进而改善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6-19
  • 最后修改日期:2025-10-12
  • 录用日期:2025-10-16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